愛伊米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去哪兒了?它們不但沒消失,還可能被啟用

大部分成年人對於嬰幼兒時期的記憶都非常模糊,最多隻能想起若干片段,甚至完全一片空白。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將這種遺忘現象稱為“童年失憶症”。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研究人員傾向於認為隨著個體長大,他們嬰幼兒時期的記憶逐漸消失了,至少是大部分消失了。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去哪兒了?它們不但沒消失,還可能被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隨著神經認知科學、心理干預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早期記憶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打破了上述傳統的認知,並提出了相關的發現:

-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並沒有減少,而是被隱藏起來了;

- 早期的記憶是模糊的,它和真正的記憶、從他人那裡聽來的以及下意識中虛構的場景混合在一起;

- 儲存早期記憶的神經迴路並沒有被新生長的神經取代。相反,它們被完全重塑了,因此早期的記憶很難回憶起來。

到底個體的早期記憶以何種形式儲存在大腦中,這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從目前的心理干預實踐來看,個體的早期記憶確實沒有消失,而是存在於內隱記憶層面。尤其是那些曾引起個體強烈的正性情緒或負性情緒的事件。

在我們分享的臨床心理干預案例中,不少青少年都能在深度催眠下回憶起甚至看到3歲前的、與精神心理問題相關的特定事件。而在外顯記憶層面,這些事件他們早就忘記了。甚至有個別患者能在深度催眠的狀態下回憶起出生後僅1個月的經歷。

曾有一名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初中女孩,在接受我們系統化深度心理干預的後期,母親提到孩子自幼特別怕熱、特別愛哭。

尤其是她動不動就愛哭的問題,這間接導致其母親家庭教育時容易不耐煩、甚至簡單粗暴,以及上學後經常受到同學們嘲笑和排擠。可以說,“愛哭”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我們在深度催眠下尋找這個問題的原因時,其腦海裡浮現出自己剛滿月時被大人裹著厚厚的棉被, 熱得她一直大哭。後來與這名患者的母親交談得知,這個事件確實發生過。患者、其母親和我們都對記憶能儲存如此之久感到非常驚訝。

更出乎意料的是,我們把該臨床發現在網路上進行分享時,卻意外收穫了數百萬網友的關注。不少網友對患者能想起嬰幼兒時期的事件感到不可思議,有的人還在評論區說他們也有清晰的、嬰幼兒時期的記憶。

除了心理干預之外,還有科學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給小鼠注射某種特定物質可有助於喚醒小鼠“沉睡”的記憶。

2018年,日本生物學者、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透過實驗發現,產生記憶的神經環路與事後負責回憶的神經環路並非同一條。這意味著,新的記憶會在兩個腦區同時形成。

利根川進透過小鼠實驗還發現,有一些記憶雖然被儲存在神經元裡,但其不能自發地啟用,但注射一種特定細胞蛋白後,被隱藏的記憶會恢復到意識層面。研究人員稱,在將來,這種方法同樣有可能可以喚醒人類的記憶。換言之,個體在意識層面不能回想起來的內隱記憶可以透過外界手段予以啟用。

當然,隨著心理干預的實踐經驗增多,我們發現透過深度催眠、藥物等方式喚醒的內隱記憶,又或者個體在外顯記憶層面仍記得的一些早期記憶,其實與當時的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有認知偏差。

從記憶再鞏固的科學心理學理論角度,這很可能是因為早期記憶會經歷反覆啟用再被重塑的過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早期記憶會被多次啟用,認知、感受發生變化,然後再以新的形式重新穩定下來。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去哪兒了?它們不但沒消失,還可能被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然,這僅僅是我們基於病理性記憶及記憶再鞏固的理論,並結合多年臨床心理干預實踐所推測的解釋。期待後續有更多科學研究加以驗證並完善。

而對於廣大父母而言,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那就是再也別輕視年幼孩子的記憶和感受了。千萬別以為“小屁孩懂什麼”、“孩子這麼小能記住什麼”而無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這都有可能形成內隱記憶中的心理創傷,一次次埋下孩子後續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隱患。

希望父母不斷學習、拓寬認知邊界,瞭解前沿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理論,總結出適合孩子的科學家庭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