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烹調技術基礎知識分享—火候篇

烹調技術基礎知識分享—火候篇

火候

菜餚由生變熟過程中的種種變化,全是火候的作用。掌握火候,是烹調的關鍵技術。火候靈活多變,很難拿準。

這裡著重講兩個基本問題:

1、鑑別不同火力:火候是以火力為基礎,大體來說,

火力分為三種:

(1)旺火:叫法很多,如武火、猛火、爆火、急火、滿火、大火等。這種火力的特徵是:火焰高而穩定,最旺火苗竄出爐口一尺來高,火光明亮,耀眼奪目,呈黃色,熱氣重而逼人。這種火力最強,用於炒、爆、烹、炸等技法;烹調時間短,即廚師所說的旺火速成。

(2)中火:有的叫溫火、慢火、文火等。它的特點是:火焰下降,也不夠穩定,常在爐口處搖晃,火光較暗,主要呈紅色,但還保持較大熱氣。這種火力,性質比較柔和,適用於煎、、熘等烹調技法,烹調時間較長。

(3)小火:有的叫微火,其特徵是火焰細小,時起時落,或沒有火焰,火光發暗,呈青綠色,熱氣不大。這種火力最弱,適用於燉、燜、燒等烹調技法,烹調時間長。

鑑別出不同火力,還要會看鍋內的溫度變化。這個溫度由導體(如油、水、氣)表現出來,鍋內溫度過高,則要端離火口降溫;鍋內溫度不夠,則加火使之變旺,以升高鍋溫、不僅如此,也要掌握好用火時間,不但不同火力要用不同時間、就是相同火力也因原料性質不同,烹調口味要求不同,而用不同時間。

旺火時間短,小火時間長,但旺火的短時間中,也有較長較短之別;小火的長時間中,也有較長較短之分;不經過反覆實踐,很難掌握得恰到好處。

2、

控制導體溫度:常用傳熱的導體就是水、油、氣,對其調節的主要方法如下:

(1)用水傳熱:水的沸點是攝氏一百度,以後再加熱,水就氣化,帶走熱能,因此,無論如何加熱,鍋內水溫不會超過攝氏一百度。

菜餚在這樣溫度和適當時間下,即會發生由生變熟的質的變化。所以,水就成為烹調傳熱的一個導體了。但是,這樣溫度的不同時間,對菜餚質量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的脆嫩,長的酥爛。

調節水溫的火候,一般有三種辦法:

第一種,旺火大開。自始至終,水面大泡滾翻不停,適用於熬製乳白湯、汆、涮、水爆等。

第二種,中火滾開。不象第一種那樣劇烈翻滾,適用於燴、燒、

扒等。

第三種,小火微開(先由旺火燒開,移至小火)。水面只冒小泡,中間的泡稍大,四周的泡小,適用於燉、燜、

熬、煮等

製品酥爛。

(2)用油傳熱:油的沸點比水高兩倍多,用油傳熱可使鍋內產生高溫,原料下到鍋內,驟受高熱,表面迅速收縮,凝成一層硬膜;內部水分,不易外溢;因而形成外焦裡嫩。同時,原料的芬芳物質也氣化,散發香氣。此外,剞過花刀的原料,透過捲縮,形成美觀的形態。而且,還大大縮短了烹調時間,創造了旺火速成的條件。加上油脂本身又富有營養,因此,油料就成為良好的烹調導體。但是,過高的油溫,又會使原料炭化,變黑髮苦,加上油升溫很快,難以駕馭。所以,控制它是各種導體傳熱中最難掌握的一種。一般來說,油溫有以下四種情況:

①溫油:指五成熟以下的油溫, 一般為攝氏七十度至一百度。特徵是,油麵平靜,平煙,無響聲,溫度低。適用於“滑油”或烹製原料質量很嫩的菜餚。

②熱油:指五、六成熟的油溫,溫度在攝氏一百一十度至一百七十度之間,油麵微冒青煙,油從四周向中間翻動。適用於質地較老的“滑油”,或烹製原料質較嫩的菜餚。

③旺油:指七、八成熟的油溫,溫度在攝氏一百八十度至二百二十度之間,冒有青煙,但油麵較平靜,手勺攪動,發出響聲。適用於一般炒菜或炸菜。

④沸油:指八、九成熟的油溫,大冒青煙,油麵激烈翻滾,適用於搶火候的菜餚和炸“虎皮肉”等。

油溫再升高,就接近燃點,各種原料都不能適應

(3)用氣傳熱:蒸氣溫度也比較高。是溼度很大的高溫,能使菜餚柔軟、爛透。因此,成為烹調經常使用的傳熱方法。

烹調技術基礎知識分享—火候篇

蒸氣溫度高低與鍋內氣壓大小有很大關係,密封越嚴,氣壓越大,則氣溫越高。除特殊花式菜外,一般用蒸氣蒸菜,都要蓋嚴蓋,並用布圍上,中途也不掀蓋,這是控制蒸氣火候的一個辦法。大體說來,

蒸氣火候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蒸籠冒氣,氣體直上,性質猛烈。這是旺火沸水的蒸氣,適用於蒸熟而不蒸爛的菜餚,蒸的時間較短,菜餚嫩有彈性,色澤鮮豔。

②蒸籠冒氣,氣體也直上,有時隨風搖擺,這種蒸氣較猛烈,適用於蒸爛的菜餚和普通花式菜。

③蒸籠也冒氣,上升緩慢,圍著蒸屜邊緣緩緩上升。這種蒸氣力量較弱,適用於精細的花式菜和羹菜(如雞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