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賈似道,先是靠著裙帶關係進入了南宋政治舞臺,

又藉著宋元戰事之機竊取了朝政大權,舒舒坦坦地做了十幾年的右相,

宋史直接將他列入了奸臣名錄裡,不接受“反駁”的那種,

對於賈似道來說,雖說與秦檜並列有點虧了,

但是,說他“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風流少年,真的無能嗎?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宋、蒙聯合滅金後,雙方軍隊各自撤回境內,

但南宋急於收復故地,想乘著蒙軍撤退的空檔,迅速出兵佔領“三京“之地,

這種舉動直接刺激了窩闊臺,蒙古藉著此事指責南宋違背盟約,

宋、蒙雙方表面上的“盟友”關係再難維持,自此拉開了蒙古侵宋的戰爭序幕……

雖說蒙軍的實力不容小覷,但南宋也不是草包,

在南宋拼死抵抗下,窩闊臺並沒有達成意願,最終不得不被迫後退……。

待到蒙哥汗即位,他也一門心思想拿下南宋,

不幸的是,他在攻城的時候被宋軍炮 石擊中,受了重傷,不久就死了。

忽必烈並沒有因為蒙哥汗去世而停止侵宋的步伐,反而按照原計劃強渡長江,圍困鄂州。

鄂州可謂是都城臨安的最為重要的一道防線,

如果蒙軍拿下鄂州,藉由水路驅入處於下游的臨安將會順暢許多,

這種時刻,南宋怎能不驚?

即使宋理宗再昏庸,此時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呼叫所有能用的宋軍去援救鄂州,

同時,又任命賈似道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率軍督戰。

賈似道,抗金將領賈涉的庶子,宋史裡開篇就寫道,他原是個遊手好閒的浪蕩子,

官位不是靠父親就是靠他的寵妃姐姐,才得來的,

總之,是不打算承認他有才能。

實際上,賈似道彷彿開掛似的,官位一升再升,這雖然與賈妃的裙帶關係有聯絡,

但不可否認,賈似道有讓人認可的一面,尤其在這種危機時刻,

左相吳潛提議遷都,避開蒙軍鋒芒,賈似道卻堅持抵抗,從這一點來說,

賈似道絕不是個荒唐之輩,他為抗蒙也做出過一些成績。

忽必烈率領大軍進攻鄂州,守城的宋軍在賈似道的帶領下,一夜之間就樹起木柵環城,

這一波操作讓忽必烈倍感震驚,這些木柵成功阻擋了蒙軍的進攻,

一時之間,忽必烈是退了憋屈,進又不得,

萬分無奈,又讚賞地說道:我怎麼才能有賈似道這樣的人驅遣呢?

可見,賈似道並非宋史裡描述得那麼無能。

那為什麼賈似道上了奸臣名錄裡?

梳理一下,賈似道被評為“奸臣”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隱瞞與忽必烈私訂合約之事,謊稱宋軍大捷打跑了蒙軍;

2。向宋度宗隱瞞襄樊被圍的事實,致使二城孤立無援,最終淪陷;

3。專擅朝政,排除異己,縱情享樂,置國家命運於不顧。

賈似道私下裡是否與忽必烈簽訂了合約,至今小有爭議,

但不可否認,無論是賈似道還是忽必烈,都因這個所謂的“合約”獲利。

賈似道隱瞞與忽必烈私自訂立和約之事?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對於當時的情況來說,賈似道樹起木柵,如同把忽必烈推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得知蒙哥汗去世,忽必烈沒有急於回去爭奪汗位的原因之一,便是想帶著榮耀和功績回去,

為自己爭奪汗位多一個有力的籌碼,因此,部下勸他回漠北,

他一概回絕,且說:我奉命來攻打宋朝,哪能空手回去?

忽必烈為難了,漠北那邊又傳來密信,說蒙古一些貴族正在準備立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

由於忽必烈把心思一直放在經營漠南之地,並且啟用大量漢人用漢法來治理這些地區,

忽必烈採用這種改革式的方略,並不是每一位蒙古貴族認可的,

他想繼承汗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他若是攻下南宋,為蒙古開疆擴土就不一樣了,

只是,現實擺在眼前,鄂州城久攻不下,蒙軍損失也不小,難道就這樣退回去嗎?

究竟是立即北歸,還是繼續南下,這是當時忽必烈面臨的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郝經等謀士都來勸說忽必烈應該立即撤軍北還,要緊的還是汗位,

忽必烈不甘心就這樣回去,反而加強了對鄂州城的攻勢。

這時,身在漠北和林的阿里不哥也在加速奪權活動,

郝經等再次建議忽必烈及時班師,凡事應該以社稷為念,

最終忽必烈下定了決心,撤回漠北。

原本,忽必烈為了避免被宋軍追擊,謊稱鄂州不打了,要發兵直接攻打南宋都城臨安,

沒想到,這一退兵計策卻收割了意外的“禮物”——賈似道乞和。

賈似道聽說蒙軍要攻向臨安,頓時嚇得不輕,

他立即派使者求和,並且承諾南宋將江北劃歸蒙古,向蒙古稱臣,每年納貢20萬銀絹。

忽必烈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收穫,這下好了,即使沒打下南宋,但也算是“打服”了,

比起空手回去,這樣強了不是一輕半點,

口頭協議算不算數,這不是忽必烈當時會考慮的,只要有這回事就好了,

忽必烈得了賈似道的許願,急忙撤兵回北方去了。

蒙軍撤走了,賈似道也舒了口氣,

他回到臨安後,把私自訂立和約的事瞞得嚴嚴實實,

還抓了一些蒙古兵俘虜,謊稱宋軍大捷,把蒙古軍打跑了……。

不明真相的宋理宗,對賈似道撒的大謊沒起半點疑心,反而覺得賈似道立了大功,

還給他加官進爵,

賈似道也認為自己功勞很大,至於秘密協議之事,畢竟只是口頭達成的,

來日方長,先解決眼前的危機就好,誰會想那麼遠的事呢?

就這樣,賈似道成了南宋的功臣。

為所欲為的“蟋蟀宰相”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忽必烈回到漠北後,忙著穩定內部,根本顧不上南宋這邊,

宋理宗死後,太子趙禥繼位,是為宋度宗。

這個宋度宗,反應比較遲鈍,當初宋理宗的皇位來得就不正,自己無子,

趙禥本是理宗之弟趙與芮唯一的兒子,也就是理宗的侄子,

但是理宗生怕傳位旁支,動搖自己的合法性,違心誇讚這個發育遲緩的侄子很“聰慧”,

生生把這麼個有缺陷的人推上了太子之位。

朝臣們對此也無可奈何,想著皇帝愚鈍不還有太后麼,太后可以垂簾聽政啊,

但畢竟後宮干政這種事不成體統,這種提議也不了了之,

反而賈似道得來了大權在握的機遇。

宋度宗十分依賴賈似道,對其是言聽計從,所有朝政大事都是賈似道一手把關,

久而久之,賈似道也懶得自己處理了,大多事務都甩給了手下親信處理,

自己躲在葛嶺逍遙快活。

賈似道除了喜歡鬥蟋蟀,其實他還很熱衷於“印紙幣”,

舊紙幣印差不多了,賈似道又下令印發新的紙幣,還下令三比一舊幣換新幣,

紙幣越印越多,必然貶值,物價漲得就越猛,整個南宋的經濟基本處於崩潰邊緣了,

當然,賈似道無論是為了拯救經濟還是為自己圖利,

他推行的“公田法”以及“打演算法”,對拯救南宋財政危機,也起了一些作用。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忽必烈那邊,暫時穩定內部後,想起來南宋了,

他派出使臣郝經到南宋要求履行行鄂州城的和約,

賈似道一聽郝經要到臨安來,瞬間打了一個激靈,

慌忙派人到真州把郝經扣了。

這郝經可是忽必烈極其看重的謀臣,等了許久都沒郝經傳來的訊息,

忽必烈有些心急了,一再派人來詢問郝經的下落,

賈似道置若罔聞,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的表現,

這把忽必烈氣得不輕,但是他忙著處理阿里不哥與李璮反蒙之事,一時之間也毫無辦法,

可憐的郝經,就這麼被秘密扣留了16年之久。

賈似道一人當權,其他官員都不敢得罪他,

還別出心裁地推出了一個“打演算法”,

名義上是核實戰時的軍費支出情況,

實際上把正常支取的錢糧,都說成是貪贓……。

立下不朽戰功的向士璧被罷官,賈似道硬說他貪汙,將他抓了起來,逼他償還虧空,向士璧被逼迫致死……。

總之,主戰派、在抗蒙戰鬥中立功者都被以各種罪名彈劾免官。

當時的潼川安撫使劉整,被蜀帥俞興利用“打演算法”整治,俞興誣陷他賬目不清。

劉整向朝廷申訴無門,他聽說向士璧等人因打演算法而被害死,也唯恐不能自保,

最後被迫以滬州十五郡降附蒙古。

劉整的叛降,使得蒙古對南宋國情虛實完全知曉,忽必烈下定了消滅南宋的決心。

即使後世爭議他是否隱瞞軍情,

說賈似道誤國真的一點也不冤。

賈似道誤國,南宋滅亡

看完南宋滅亡的這段歷史,說“賈似道誤國”真是一點也不冤

劉整向蒙古投降後,向忽必烈提出了進軍襄陽,從中間突破,攻佔臨安的滅宋方案。

這一建議被忽必烈採納,他任命劉整為元帥,與兀良合臺進攻襄、樊二城。

在此之前,劉整還向忽必烈獻計,賄賂南宋大將呂文德,並在襄陽城外設定榷場(互市市場),以阻宋南、北之援。

在劉整被逼返一事上,幕後也有呂文德的手筆,

可以說,賈似道鬧了一出“鄂州大捷”的戲碼之後,不少將領都得以升官加爵,

當時劉整的功勳要比呂文德大,這讓他心裡很不舒服,

他一面想辦法排擠劉整,另一面與權相賈似道勾結,

劉整叛蒙後,賈似道與呂文德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怎麼不可估量的損失,

反而忙著扶持親族,填補官位。

收了好處的呂文德眉開眼笑地奏請宋廷開設榷場。

等到蒙軍捲土重來,呂文德還不當回事,還說襄、樊二城的城池堅固,

又有大量守城兵士,難不成還擋不住一個劉整……。。

然而,他忽略了蒙軍最擅長的手段,就是“圍困”,當初設定的榷場,又起到了阻斷支援的作用。

身在臨安的賈似道也慌了,他派出范文虎救援,

這范文虎也是個無能之輩,兵敗自己乘輕舟跑了,他帶的戰船甲仗都被元軍奪去。

呂文德也在悔恨之中病死了。

原孟珙的部將李庭芝要領兵出援襄、樊,賈似道又派出范文虎想要牽制李庭芝,

就這樣樊、襄二城苦苦支援,遲遲等不到救援,被圍困達5年之久,

這種情況,宋度宗知道嗎?

關於賈似道的“罪狀”有一條是他向皇帝隱瞞襄、樊被困的實情,

前面已經說到,南宋朝政是賈似道在把持,比較遲鈍的宋度宗什麼事都要依賴賈似道,

即使知道又如何呢?

最終,樊城孤軍無援,被元兵攻破。

樊城失守後,襄陽守將呂文煥開城投降。

緊接著,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準備對宋朝進行全面戰爭,並任命伯顏為統帥。

這時,宋度宗去世了,賈似道立其幼子趙顯為小皇帝。

元軍在伯顏的率領下一路南下,

南宋將領有張世傑、王虎臣、王大用、趙卯發等拼死抵抗的,

亦有黃州、蘄州、江州、德安、六安等地宋守將望風而降的,

南宋群臣再也坐不住了,紛紛上表,要賈似道親自出兵抗元。

賈似道被迫帶著精兵13萬出征,但他不是去抗元的,而是打算向伯顏求和,

但這一次他失算了,伯顏根本不同意講和,大勢擺在眼前,南宋憑什麼講和?

幾經交戰,賈似道率領的13萬宋軍被伯顏殲滅,賈似道乘著小船逃走了……。。

賈似道兵敗潰逃後,上書太皇太后,請朝廷遷都逃跑。

謝後不準,陳宜中任相。陳宜中及臺諫、太學生都上書,請斬賈似道。

謝後卻說賈似道任勞任怨忙乎了三朝,只罷其官職,削職為民,貶到循州安置。

押解賈似道的會稽縣尉鄭虎臣激於義憤(也有說私憤的),

在押解途中把賈似道殺死於福建漳州木棉庵,結束了賈似道禍國殃民的一生。

這種生存存亡的時刻,江西的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了5萬義勇軍,想去救援臨安,

不料卻被朝臣嫌棄,說什麼都不讓他帶人進城,

等到元軍兵聚臨安時,朝臣們跑得跑,逃的逃,南宋太皇太后等不敢繼續抵抗,只得將傳國玉璽與降表送至元營。

而南宋的最後一支軍隊在崖山被殲,陸秀夫抱著小皇帝(宋端宗趙昰)跳海自殺,文天祥被俘,被押解回大都,後因寧死不降被殺害。

偏安江南150年的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