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0個口腔癌,9個嚼檳榔”,被逐出食品圈的檳榔還能吃嗎?

浙江、四川等地近日下發禁止銷售檳榔的通知,浙江一些地方甚至將長期禁售檳榔。為何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零食成了“禁品”呢?主要原因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中沒有列入檳榔,這意味著檳榔不能再作為食品來管理和銷售。此前已有研究指出,檳榔有致癌風險,有“10個口腔癌,9個嚼檳榔”之說。那麼,檳榔對人體健康究竟有哪些損害?還能不能入藥?我們來深入瞭解一下。

“10個口腔癌,9個嚼檳榔”,被逐出食品圈的檳榔還能吃嗎?

1 致癌效力與砒霜為同一等級

人類食用檳榔的歷史有1800年了,涉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等諸多國家和地區,食用方式一般是直接咀嚼或與蔞葉同食。另據《不列顛大百科全書》記載,全球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有咀嚼檳榔習慣。

然而對於食用檳榔的爭議早已有之。明確這種飲食習慣與癌症有關的最早結論,出自1992年英國《柳葉刀》刊登的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對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169名口腔癌患者進行研究後發現,77%的患者經常用塗抹了石灰粉的蔞葉卷著檳榔食用,且口腔內咀嚼的部位就是癌症的原發部位。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咀嚼部位的pH值升高到10左右,並促使了活性氧物質產生,後者能夠促使石灰粉誘導癌細胞增殖。後來,有大量研究佐證了口腔癌與咀嚼檳榔有關。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包括檳榔果、含菸草的檳榔嚼塊、不含菸草的檳榔嚼塊。在致癌效力上,檳榔與菸草、酒精、黃麴黴素、砒霜為同一等級。我國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 年)》中也提到,我國於2017年公佈致癌物清單時,已將檳榔列入一級致癌物。

檳榔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與硝胺類物質有關。研究人員從嚼檳榔的人唾液中檢測出3種亞硝胺類物質,這可能是檳榔中的亞硝酸鹽與口腔中的微生物和酶相互作用產生的。

二是與檳榔中的多種生物鹼和活性成分有關。這些活性成分不只是讓人興奮愉悅,還有促使癌變的作用,如檳榔生物鹼、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它們具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甚至有直接的致癌性。檳榔生物鹼能促進上皮細胞的凋亡和干擾細胞外基質大分子(膠原、彈性蛋白等)的沉澱和降解過程;檳榔加工過程中新增的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劑,也會產生某些基因毒性。

2 吸菸者食用危害更大

雖然檳榔已被證明有致癌性,但並非是吃一口就會得癌症,脫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檳榔攝入安全與否,與使用方式和劑量有關。

檳榔質硬,人在咀嚼檳榔時,檳榔纖維的摩擦會造成口腔黏膜區域性外傷和黏膜損傷,特別是用蔞葉和石灰包裹後的檳榔對口腔的磨損更厲害。所以,若是經常咀嚼檳榔,便會使口腔黏膜長期處於受損狀態,導致傷口遷延不愈,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強和細胞增殖。當咀嚼檳榔者口腔黏膜細胞脫落頻率明顯增加時,就會增加癌變的機率。

另外,在咀嚼檳榔的人群中,吸菸者佔了很大比例。一些檳榔本就添加了菸草成分,既吃檳榔又抽菸使得檳榔中的生物鹼和菸草同時作用於口腔,唾液中的毒性物質濃度顯著升高,更容易破壞細胞DNA的合成和修復,共同誘發癌症。

這個結論有資料支撐。國外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既嚼檳榔又抽菸極易造成口腔癌的發生。全球消費檳榔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是南亞和東南亞一帶,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有全民嚼食檳榔的風俗,民眾吸菸也比較普遍。這兩個誘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口腔癌發病率最高,患癌人數也最多,約佔到全球口腔癌患病人數的58%。

除了可誘發口腔癌之外,還有研究指出,咀嚼檳榔的時間越長,患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風險越高。總之,檳榔與癌症的關係存在劑量相關性。長期咀嚼檳榔,以及吃檳榔吃得較多的人,罹患相關癌症的機率必然更高。

“10個口腔癌,9個嚼檳榔”,被逐出食品圈的檳榔還能吃嗎?

3 具有生殖毒性可影響胎兒發育

檳榔還有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隱患,那就是生殖毒性。

早在1985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研究人員就發現,檳榔鹼對小鼠早期精子細胞有誘導精子頭部形狀異常和計劃外DNA合成的能力。他們分別用20mg/kg、40mg/kg和80mg/kg劑量水平的檳榔鹼處理小鼠,結果發現,頭部異常的精子數量與檳榔鹼的劑量增加有密切關係,這表明檳榔鹼對小鼠生殖細胞有損傷毒性。

除此之外,檳榔果提取物可使雄性小鼠精子數量明顯減少、活動率明顯降低、畸形率增高。北京大學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我國檳榔中的3種主要生物鹼(檳榔鹼、檳榔次鹼和去甲基檳榔次鹼)進行了鑑定,並且對我國檳榔主產區的12種檳榔樣品進行評定,發現不同地區檳榔中的生物鹼含量差異顯著,籽粒中的含量高於果殼,乾燥檳榔中的含量高於新鮮檳榔。

隨後,研究者用不同濃度的3種生物鹼對志願者提供的樣本進行處理,結果表明,檳榔鹼對精子活力的降低作用明顯,且具有強烈的劑量依賴性。其中,影響精子活性的主要是檳榔鹼,並且濃度越大,降低作用越強。箇中緣由尚未釐清,但有一些研究認為,這可能是檳榔鹼的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症反應導致的。

此外,檳榔所具有的生殖毒性還體現在對胚胎和胎兒的孕育和生長上,表現為檳榔鹼能夠減少胚胎著床數量,導致流產,並對胎兒後續生長產生毒副作用。孕婦食用乾果制檳榔與小兒腦性癱瘓也具有相關性,容易出現胎兒早產等情況。

4 像遠離毒品一樣遠離檳榔

雖然檳榔致癌、有生殖毒性等已被現有研究證實,但同時它也是一種藥物。《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收載了檳榔、焦檳榔等藥材或飲片,並指出檳榔經過炮製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的功能,可用於溼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因此,檳榔在“藥品圈”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只是藥用需遵循醫囑,不要擅自購買使用,以免不對症,反傷身。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人沒吃過檳榔,純粹是想嚐鮮,那大可不必。前文已列舉了它可致癌、有生殖毒性等種種危害,尤其是不能跟吸菸這種行為共存,否則危害更大。如果是已經對咀嚼檳榔成癮的人,則應將它視同於毒品,儘快戒除。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土耳其、新加坡、阿聯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把檳榔劃歸為毒品,予以禁止。

臨床資料顯示,口腔癌患者一半以上會因癌症復發而死亡,5年生存率僅50%,即使手術成功的患者也會因面部永久性創傷和嚴重的口腔功能障礙而痛苦不堪。所以,“像遠離毒品和菸草一樣遠離檳榔”,這個倡議帶來的益處是巨大的。

(原標題:被逐出食品圈的檳榔還能吃嗎)

流程編輯:TF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