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揮拍運動有益長壽?運動不當,警惕心梗“鎖定”您

去年,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對身體最有益的運動是揮拍類運動。所謂揮拍類運動,就是拿著拍子打球的運動,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羽毛球、網球和乒乓球等運動形式。該研究還列舉出了一組資料,稱揮拍類運動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指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率)。相比之下,游泳只能降低了28%,而有氧運動降低了27%。

But,不要只看標題,人家提的這些所謂延長壽命的運動可是有條件的。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鍊的最佳時長在45-60分鐘之間,少於45分鐘效果會減弱,大於60分鐘不僅沒有更高收益,還容易產生負效應;在頻次上,一週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所有運動中只有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點,最多一週6次。而且對運動強度也有相應的規定。

揮拍運動有益長壽?運動不當,警惕心梗“鎖定”您

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的兩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他們可都是在較長時間打羽毛球后發病的喲!

其中1例是一位近50歲的男性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醫學知識較為充足,平時身體健壯,但工作忙、壓力大,每週1-2次的羽毛球鍛鍊;發病當天,來了一次酣暢淋漓的為時近2小時的羽毛球運動(中間稍有休息),結束後回家準備“沖涼”(廣州話,淋浴或洗澡),在提一桶水上二樓時發生左側胸痛。

較為警惕的他立刻到附近的衛生院做了一份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他急忙找到就近的能夠行規範治療的醫院也就是我所在的醫院,急診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堵塞,我幫他緊急進行了疏通血管和支架植入,其後堅持用藥和生活方式調整,已經快8年了,現在繼續在為醫學科研做貢獻。

另1例則是位40歲不到的派出所所長,由於當時有特殊任務,緊鑼密鼓地忙了近1個月,當天約上球友去打羽毛球球放鬆一下,但僅僅“狠狠地”運動了半小時左右,全身出汗,併發生胸痛。趕來我們醫院前後也就十來分鐘,他就不省人事了,心電圖提示反覆心室顫動(簡稱室顫,相當於心跳停掉的一種),先後電擊了5次,才漸漸稍有平穩,當時緊急Call(呼叫)我回醫院,各級領導非常關心。

本人以最快速度回醫院後對他即刻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左冠脈的前降支近段完全堵塞,緊急進行了疏通血管和支架植入,在手術檯上還發生了兩次室顫,驚險無比。好在其後恢復良好,這兩年仍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不過不敢再活躍在一線嘍!

這二位的共同特點都是在打羽毛球后,但前提是他們平時運動時間並不多,生活節奏也較緊張,並且運動當時出汗非常明顯,當時的運動強度也非常大,當然後來檢查才發現有一些“三高(血壓、血糖會、血脂)”的成分。

所以,

這並不能賴到運動、甚至是“揮拍類運動”本身,這是運動種類、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及平時的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

好就好在他們警惕且離醫院不遠,才沒有造成災難性後果。

揮拍運動有益長壽?運動不當,警惕心梗“鎖定”您

一般運動時,心臟輸出血量比靜止時增加10倍,而劇烈運動令心臟輸血量更大,大大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但冠狀動脈又難以充分供血,就有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如果平時運動少,心臟貯備能力低,偶爾超負荷運動,心肌和骨骼肌的耗氧量同時劇增,就可能造成心肌缺血。

如果患有平時沒發現的心臟血管的問題(早期的動脈粥樣硬化一般沒有症狀),加上劇烈運動,此時交感神經強烈興奮、出汗導致血液濃縮加上前述的心肌缺血等等,極易導致血管痙攣、斑塊破裂、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等,那就更危險了。

所以,並非“只要運動就有益健康”,“適當運動”才有益健康。尤其是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臟疾病的人群,以及三高、吸菸等心臟病高危人群,千萬不要心血來潮“健康人生”,突然開始劇烈運動,要適量運動,同時做好相關檢查,確定心臟承受能力非常重要。

當然,平時健康的人群,包括進行了系統體檢的人,適當的運動對健康的益處顯而易見。無論是哪種運動,只要你喜歡,並能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對你的身體健康有幫助。維持身體的健康、儘量少得“慢性病”,自然就會活得更長一些。相比運動專案來說,運動強度對人們壽命的影響,可能更顯著一些。

揮拍運動有益長壽?運動不當,警惕心梗“鎖定”您

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一項研究揭示(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5, 65:411-419):運動量與死亡率之間存在著U型曲線的關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人們的死亡風險會逐漸下降,當到達一定限度之後,增加運動量反而會增加人們的死亡風險。

這裡指的運動量可不是一次或幾次的運動量,而是長期累積的運動量,並且相對平均的分配,而非平時“發作性”、“突擊性”地增加的運動量(注意運動員長壽的不多,應該同他們運動過量不無關係,他們應該處於前面提到的U型曲線的右半部分)。

研究資料顯示,每週慢跑(8公里/小時)少於1小時者,全因死亡率降低53%;每週慢跑1-2。4小時者,全因死亡率降低71%;每週慢跑大於2。5小時者,全因死亡率與久坐不動者就沒有顯著差異了。(別太較真,同《柳葉刀》的研究相比,似乎慢跑全因死亡降低幅度更大,但不同研究的方法、背景等等不具直接可比性,知道全因死亡降低非常顯著就行了)。

由此可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週參加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5次,每次30分鐘”是有非常有道理的,這句話才是我要說的重點(這可是針對的“相對健康”的人喲,而對有“三高”或“代謝綜合徵”的人,則另有建議,大同小異,細節及其他方面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