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大家好,我吃初九,華東包括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是我國自然條件最優越、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華東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全區菜系品種繁多,多以清淡為主。

一、上海市

上海菜具有風味多樣的特徵,以清淡為主,講究層次。有辣、有酸、有多種複合味,但口感平和、質感鮮明、該嫩則嫩、該酥則酥,嫩、脆、酥、爛絕不混淆,因此適應面特別寬。

(一)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以八種禽、肉、菜果為主要原料,透過拌、炒烹飪而成。味道香中帶辣,故名“八寶辣醬”。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點選

(二)白斬雞

“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這已成為許多上海人的口頭禪。由於“小紹興”精選上海浦東一帶所產的“三黃雞”,質量好、味道鮮美,而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喜愛,“小紹興”也成了上海久負盛名的名店。

(三)清蒸或紅燒鰻鱺

鰻鱺又名青鱔、鳳鱔、河鱔,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參”。

二、江蘇省

江蘇菜原料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加工精細多變,烹製善用火功,調味清鮮平和。江蘇菜由淮揚(以揚州為中心,以清淡為主)、金陵(以南京為中心,素以鴨饌為主)、蘇錫(以蘇州、無錫為中心,清新爽口)、徐海(以徐州、連雲港為中心,口味鹹鮮,五味兼蓄)四大風味組成。其中最為有名的有南京板鴨、揚州三套鴨、揚州醬菜、小籠包子、千層油糕、常熟叫花雞、三丁包子,以及甜松糯韌、細膩酥軟的蘇州糖果和蘇式糕點。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南京板鴨

(一)南京板鴨

南京板鴨(圖2-25)俗稱“琵琶鴨”,又稱“官禮板鴨”和“貢鴨”,素有“北烤鴨南板鴨”之美名,是南京地區一道傳統名菜,用鹽滷醃製風乾而成。板鴨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南京板鴨的特點是色香味俱全,外形飽滿,體肥皮白,肉質細嫩緊密,食之酥、香,回味無窮;又因其外形較幹,狀如平板,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郁,故有“幹、板、酥、爛、香”之美譽。

(二)揚州醬菜

揚州醬菜(圖2-26)是一道產於江蘇揚州地區的漢族傳統醬菜類美食。它是宴席上的調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鮮、甜、脆、嫩的四大特點,名揚四海,暢銷國內外。揚州醬菜歷史悠久,問世於漢朝,發展於隋唐,興盛於明清。揚州醬菜有乳黃瓜、寶塔菜、蘿蔔頭、嫩生薑、甜醬瓜、香心菜、什錦菜、宮廷龍鬚等數十個規格品種。

(三)小籠包

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是上海、無錫、常州、蘇州、杭州、嘉興、蕪湖、南京、徽州、江南等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起自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蘇常州府,為當時的萬華茶樓首創。常州小籠包味鮮,無錫小籠包味甜。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四)千層油糕

千層油糕是江蘇揚州地區的著名漢族小吃,以清肥慢長起酵法,綿軟甜嫩,層次清晰。菱形塊,芙蓉色,半透明,糕分六十四層,層層糖油相間,綿軟而嫩,甜膩適口。千層油糕由福建人高乃超創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近百年曆史。廚師在長期操作實踐中,吸取了“千層饅頭”的“其白如雪,揭之千層”的傳統技藝,創制出綿軟甜潤的千層油糕,為揚州傳統名點之一。

(五)叫花雞

叫花雞又稱常熟叫花雞,是江蘇常熟地區漢族名菜。在食用此菜時,開啟黃泥,滿屋飄香,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雞肉。約100多年以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根據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制此雞。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三、浙江省

浙江菜主要由杭州(以製作精細、清鮮爽脆、淡雅細膩的風格著稱)、寧波(以海鮮為常用原料,注重原汁原味,鮮鹹合一)、紹興(以烹製河鮮見長,輕油忌辣,汁濃味重)、溫州(以海鮮為主,口味清鮮)等風味組成,而以杭州風味為主。

杭州的名菜舉不勝舉,最著名的有東坡肉、宋嫂魚羹、西湖醋魚、龍井蝦仁、西湖蓴菜湯、油燜春筍等。

(一)東坡肉

東坡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東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二)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浙江杭州傳統漢族風味名菜,屬浙菜系。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謂歷史悠久。此道菜選用西湖草魚做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

(三)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製而成的蝦仁,是富有浙江杭州地方特色的漢族名菜。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在杭菜中堪稱一絕。“龍井蝦仁”選用活大河蝦,配以清明節前後的龍井新茶烹製,蝦仁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

四、安徽省

安徽菜基本味型是鹹鮮微甜,大體分為皖南(以徽州地方風味為代表,喜歡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鮮)、沿江(以蕪湖、安慶地區為代表,善於用糖調味)、淮北(以鹹鮮辣為主)三大類。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皖南徽菜是安徽菜系的主要代表,徽菜向以烹製山珍海味著稱。它的特點是常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擅長燒、燉,講究火工。“紅燒頭尾”“紅燒划水”“醃鮮鱖魚”等均為膾炙人口的傳統名菜。

以蕪湖、安慶、合肥地區為代表的沿江菜,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代表菜有長江鰣魚、無為燻鴨等。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形成的沿淮菜,鹹中帶辣,湯汁口重色濃,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最有名的當屬“符離集燒雞”和“奶汁肥王魚”了。

(一)無為燻鴨

無為燻鴨又名無為板鴨,是享譽中外的安徽名菜、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它用肥鴨熏製而成,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成菜色澤金黃,皮脂厚潤,肉質鮮嫩,氣味芳香,別有風味。據《無為縣誌》記載,“民俗婚筵多用鵝後改為鴨”,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風俗。據傳,清乾隆年間,安徽無為廚師採用先燻後滷的獨特方法烹製鴨子,成菜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其製法與口味均獨具一格,因而全縣聞名,故稱“無為燻鴨”。後來傳至各地,到清末已聞名全省,銷往各地,成為安徽最受喜愛的特色菜餚之一。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二)符離集燒雞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宿州埇橋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它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餚,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小知識

符離集燒雞形成於20世紀初,創始人被認為是韓景玉。原名韓家扒雞,1951年,正式命名為符離集燒雞,並逐步形成了當地最大的產業。1956年,在全國食品工業會議上被評為中國名菜,列入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菜譜》。2005年7月18日申報了符離集燒雞原產地域保護並取得成功,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08年,符離集燒雞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奶汁肥王魚

奶汁肥王魚(圖2-34)是安徽菜中的皖北菜色,是由肥王魚配以多種調味料製成的一道亦湯亦菜的美食。肥王魚具有“鮮、嫩、滑、爽”四大特點,該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適合滋補食用。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奶汁肥王魚

五、福建省

福建菜最大特點在於講究熬湯。另外,廣泛將豬油當作烹飪油食用。福建菜由福州(湯菜居多,“百湯百味”)、閩南(善用香辣著稱)、閩西(盛行於客家話地區,鮮嫩、濃香、醇厚)三大地方派別組成。代表菜有“佛跳牆”“白斬河田雞”“涮九品”等。

(一)佛跳牆(閩菜著名菜品)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漢族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

1965年和1980年分別在廣州南園和香港,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州菜引起轟動,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各地華僑開設的餐館,多用自稱正宗的佛跳牆菜,招徠顧客。佛跳牆還被用來接待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里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等國家元首。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二)白斬河田雞

白斬河田雞是福建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閩菜系客家菜。雞必須是長汀產的河田雞,料酒必須是長汀產的米酒料酒,這樣才會使這道菜吃起來香嫩不膩,香味撲鼻,金黃油亮,十分誘人。原汁原味、鮮香脆爽、滑嫩不膩是這道菜的特點。

(三)涮九品

福建連城縣群眾酷愛吃牛肉,在長期的飲食生活中,人們掌握了炒、燜、燉、熗等多種嚐鮮之法。涮九品(圖2-36)俗稱“九門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屬於閩菜系。它精選牛的九個部位為主要原料,是在新泉、廟前鄉的“熗門頭酒”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制而成。此菜刀工精細,制湯考究,注重作料。

六、江西省

江西菜又稱贛菜,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原汁原味是其最大特色。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江西菜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鎮及井岡山山區等地的特色風味。江西菜善烹山珍野味和水產。南昌菜講究配色、造型。九江有得陽魚席,菜品色重油濃,口感肥厚,喜好辣椒。山區講究火功,菜豐滿樸實、注重原味,尤以當地土產製饌最博口碑。江西小吃麵點多,製法各異,頗有特色。

贛菜的菜品味型較多,稱得上多姿多彩,其大致可劃分為原汁原味型、複合味型和特殊味型三大類,其中尤以家鄉味、多味、薑茶味、橘香味最為突出。

瓦罐湯又名民間瓦罐湯,名字由民間飯莊所取。它採用一種江西南昌漢族民間傳統的煨湯方法,《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了煨湯的真諦:“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幾千年的歷史記載和沉澱,使其獨具特色。

今天的瓦罐湯以江西南昌地區的聞名全國,瓦罐煨湯作為贛菜的代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七、山東省

山東菜以濃少清多、醇厚不膩見長。濟南菜取材廣泛,刀工精細,尤重製湯。清湯、奶湯、鮮湯的使用及熬製都有嚴格的規定。菜品以清鮮脆嫩著稱。山東菜由內陸的濟南風味和沿海的膠東(福山)風味構成。

濟南菜製作精細,講究熬湯。甜味菜著名的烹調法是拔絲(如拔絲蘋果)。

膠東菜是青島、煙臺等地方風味的代表,以烹製海鮮而著稱。甜菜多用掛霜的烹製方法。

孔府菜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具體體現。其用料之精廣、筵席之豐盛堪與宮廷御膳相媲美。

山東風味的另一大特徵就是麵食品種極多,小麥、玉米、甘薯、黃豆、高粱、小米均可製成風味各異的麵食品種,既可作為三餐的主食,亦可精製成筵席名點。山東菜點對北京、天津、東北三省等地的影響非常深遠。山東人民普遍喜愛煎餅卷大蔥。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拔絲蘋果

(一)拔絲蘋果

拔絲蘋果是山東地區漢族名菜,屬於魯菜菜系,外觀色澤金黃,主要以蘋果為製作主料,塊型光滑,味酸甜,外脆內軟,糖絲不斷。

(二)山東海參

山東海參是一道漢族名菜,屬於魯菜菜系,以海參為主要材料。淨鍋置火上,放清湯400克燒開,分別入海參、雞片焯一下撈出,均放入大湯碗內,撒上蔥絲、香菜段、蛋皮片。湯鍋再加入清湯600克,加熱,放料酒20克、精鹽、味精、醬油、海米,燒開,撇去浮沫,加醋、胡椒粉調味,淋上芝麻油,衝入放有海參、雞片的湯碗內即成。

(三)煎餅卷大蔥

煎餅卷大蔥是山東漢族傳統名吃,也是山東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吃法。它是用麵粉做成薄薄的煎餅,卷著山東特產的大蔥,吃起來又香又脆,蔥香滿口。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八、臺灣地區

臺灣菜以海鮮海味為主,兼及家禽。風味以清淡、鮮美、香爛為主而略帶酸辣。臺灣菜受閩菜、粵菜的影響較大,同時日本飲食對臺灣飲食也造成了影響,如味噌湯、生魚片、壽司、名小吃甜不辣(又稱“天婦羅”)一直流傳至今。

味噌湯就是醬湯。其實味噌就是黃豆做出的醬,做出來的湯都是奶白偏黃色的,味道比較濃郁,也很鮮,像是放了很多雞精。一般可以跟海鮮一起煮湯,味道非常鮮美。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區域美食之華東地區:清淡為主,香辣為輔的舌尖香味

總體上,臺灣風味與閩南風味相似,但使用更多的植物油和海鮮,主要差別源自日本的影響。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