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自1840年後的百年曆史中,英國和沙俄、德國、日本、美國對我國的影響比較大。五國當中,英國作為老牌帝國,與另外四個新興帝國間有著合作與競爭關係。

從1840年代到1890年代的五十年間,英國對中國影響最大。英國和沙俄的競爭關係一直存在,另外三個帝國都屬於新興帝國,則在1890年代與英國產生“競合關係”。

英國在面對與德國的全球性競爭時,其應對方式是先與日本,後與美國進行合作,利用日本、美國的實力應付沙俄、德國的競爭。德國面對如此情況採取了何種應對方式?本文主要關注的就是德國與中國的關係。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同治皇帝(1861。12-1875。1在位)

英國與其他帝國不同之處在於,到了188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在我國的“不正當利益”而非把佔領殖民地作為重點,當然在西部地區為了制衡沙俄,英國仍然採取既有政策。正是因為如上變化,在1880年代後,我國在與英國的“競合”關係中處於合作狀態。

德國(普魯士)自1860年代開始逐漸與中國加強關係:1860年代到1890年代關係簡說

德國尚未統一前,普魯士就希望開闢通往中國的航線並用武力保衛商隊利益。1861年,中普就簽署了《中普通商條約》。由此,德國方面開始向中國發展經貿、軍火貿易。

純軍火買賣時期:1860年代到1880年代

那時的普魯士,正需要統一,就需要金錢購買統一過程中的軍費。因此,對於普魯士外交人員、軍事人員來說和中國做買賣便成為最好的方式。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慈禧(1861-1901控制中國)

色當戰役勝利後,德國國內的容克資產階級更加醉心武器。然而,德國國內的工業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例如鎢、鐵、錫等也需要購買甚至殖民。所以,德國在1870年代開始便向非洲大力拓展殖民地,向中國、拉美開始出賣軍火、自然資源投資。

德國實現統一後,因為缺少殖民地,俾斯麥首先在嚴防法國再次崛起、防止法國復仇的心理下,力圖竭力避免與英國的直接競爭,所以在殖民地問題上進行了“自我抑制”。然而,威廉二世登基後與俾斯麥之間發生衝突,俾斯麥為了自己和家族的政治利益,特別符合德國“容克資本家”的訴求,開始拋棄自己的主張,與英法等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發生激烈競爭。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威廉一世(1861-1888年)

自1880年代開始,

德國和法國利用“教案”希望謀取更大利益

隨著德國內部對殖民地要求的強烈主張,以及與各大國的競爭需要基地,特別是清廷在中法戰爭中的表現——不敗而敗,使德國對中國的野心越來越大。因此,謀求在青島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成為必然。一方面是為了制衡法國,一方面也是為了與英國的全球性競爭。

再加上德國的天主教徒眾多,相對於基督新教來說,天主教的行為做事更粗暴,法國和德國先後在“宗教問題”上與中國民間爆發衝突。自“教案”後,德國與中國之間的矛盾日漸增多,在清廷“妥協投降”政策影響下,德國對華政策在軍事上、政治上愈發咄咄逼人。特別是威廉二世上臺後,與俾斯麥之間的矛盾,直接造成德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自我抑制”消失,與英國的矛盾日漸激烈。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威廉二世(1888到1918)

法國在太平天國、捻軍活動時期,就不斷地與我方發生衝突。例如在福建、天津等地都發生過嚴重的教案。德國則在光緒年間,中國在基本和平狀態下與我方不斷地發生教案。與此同時,英國和美國的基督教教徒卻相對平和,為何?就是當時的德國、法國意圖突破在中國的利益。

1894年以前,德國透過軍火貿易加強對華影響,增強話語權

從德國政府角度講,除了軍事基地、教案問題可以謀取一定利益外,對華推銷軍火賺取的經濟利益更受中國歡迎,更容易獲得中國的認同。前者對形象有重大傷害,因此,在1894年以前,德國更多的是透過軍火貿易這一方式加強對華影響。

更重要的是藉助軍火貿易與我方的軍事將領和國防進行捆綁,進而影響政治關係,可以說,軍火售賣成為達成這一戰略目標最快捷的方式。

同光朝中德關係如何?由合作變入侵,英德全球性競爭是關鍵

光緒皇帝(1875。1—1908。11)

由此,德國開始“瘋狂”地推銷軍火。凡是到訪德國的“有權的中國人”、凡是到中國的德國人都受到重視。

為了推銷軍火,德國將領瘋狂巴結我方的實權人員。例如李鴻章冒雨前往德國海軍將領的駐地洽談,德國將領便吹捧李鴻章為“中國的俾斯麥”。

俾斯麥在當時的世界政治、軍事領域那是“最知名的能臣”,李鴻章聽了當然非常受用,頓時拉近了和德國方面關係的衝動。

再加上,許景澄等對德國有一定好感的官員的推動,德國的軍火大量地被引入。主要方面就是克虜伯大炮以及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