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甘肅會寧石磨炒麵丨傳承百年的終究是那股鄉土味道

生活好了,人們對於吃食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了,迴歸食物原始的本味,該是最具有普適性的一個。當然,這回歸,既包括食物本質的迴歸,也包括食物加工的迴歸——推崇純手工製作。

在北方多種麵食中,甘肅會寧的石磨炒麵,比較獨特,其製作技藝於2017年被確定為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話說,身邊的美食千千萬,但想要位列“非遺”,必須滿足一個硬指標——由父子(家庭)、或師徒、或學堂等形式傳承三代以上,傳承時間超過100年,並且譜系清楚、明確。如此一來,美食就不僅僅是食材本身,甚至也不是滋味競賽,而是承載著成百上千年禮儀、風俗的文化。

會寧石磨炒麵的最大特色為主料是莜麥、黃豆、胡麻、良穀米、蕎麥米、高粱米、糜子米、小扁豆,這些小雜糧均來自這方鄉土。除了小雜糧之外,會寧石磨炒麵的配料還添加了苦杏仁、核桃仁、大棗、枸杞、白芝麻、八角香、小茴香、 麻仁、土蜂蜜等乾果香料,這主要是增加它的複合香味。

會寧的小雜糧有多牛?它的種植史長達2000多年,以綠色和無汙染著稱,會寧也有“中國小雜糧之鄉”之美譽。

會寧位於北溫帶乾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乾旱少雨,地瘠物貧。耐旱瘠的小雜糧,生長期短,成為人們耕種的首選。

在漫長的歲月中,會寧人用小雜糧作為食材千方百計地豐美著自己的味蕾,據說小雜糧有特色的吃法有百種以上,而其點綴生活的傑作之一,便是石磨炒麵。

而今,昔日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小雜糧,經石磨的精深加工之後華麗轉身,成為廣受大眾食客青睞的美食。

作為會寧石磨炒麵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李遵義遵循傳統工藝,經過不斷融入現代科技,多次最佳化配方,創新和發展了“八寶炒麵粉”。

甘肅會寧石磨炒麵丨傳承百年的終究是那股鄉土味道

在會寧的鄉村,喝茶吃炒麵是農家人的早餐。大人們一大清早,圍著火爐子熬罐罐茶,一勺炒麵一口茶,喝得香,吃得津津有味。

農活緊張了,顧不上回家吃飯,上地時懷裡揣上一包包炒麵,手提一瓶開水,苦了累了,席地坐在陰涼裡,挖幾根出土的白蔥,炒麵就茶水,外加一棵大蔥佐料,不啻為一頓頂飽的好飯食。

吃幹炒麵,是有竅門的,不掌握的容易被嗆著,先慢慢用舌尖收攏,再用口水浸潤,儘管只能屏氣凝神,但是那細膩的、又香又甜的麵粉卻早已覆蓋了全部口腔,任憑味蕾貪婪地品嚐那自然純美的味道,然後才戀戀不捨地順著喉嚨慢慢下嚥,直入心田……

甘肅會寧石磨炒麵丨傳承百年的終究是那股鄉土味道

還有一種銷魂的吃法,可在熱乎乎的小米粥之中撒一把炒麵,稍作攪拌後,碗還沒有端到面前,濃濃的米香、麥香、豆香以及紅棗的甜香組成的厚重的複合味道,在溫度的推波助瀾下,早已肆無忌憚地將你緊緊包圍,喝一口,更是香滿齒頰,甜透肺腑。

成品的會寧石磨炒麵,呈黃紅色,這品相最是上乘——麵粉最原始的本色,因為紅棗的緣故而有了少許變化,這變化,來自歲月,更來自挑剔的味蕾。自然,這樣的高品相源於考究的製作技藝。

甘肅會寧石磨炒麵丨傳承百年的終究是那股鄉土味道

先把莜麥清理乾淨,一般是用簸箕把雜質簸出去,再進行手工挑選,最終經過清理的莜麥不含一點雜質。

然後把挑選完的莜麥放在大鍋裡蒸煮40分鐘,撈出來,瀝淨水分,晾乾,再用大鍋不停地翻炒,看到莜麥有了裂口才算炒好了。

在這之間,翻炒的火候與溫度是成功的秘訣。炒好後的莜麥趁熱加入蜂蜜,讓食材的色香味發生重大轉變,然後再將莜麥和蜂蜜的半成品放入機器冷卻,這樣加工的莜麥比原來更脆。

磨製之前,還需把大棗、枸杞等十六種配料加入莜麥和蜂蜜的半成品進行混合,最終搬上石磨,進行磨製。磨好的炒麵粉還需要用一種叫作“籮”的工具進行篩選,過濾掉粗糙的麵皮,篩下的粉面便是炒麵。

甘肅會寧石磨炒麵丨傳承百年的終究是那股鄉土味道

以石磨磨製食物,自古就有,會寧石磨炒麵製作工藝雖然簡單樸素,但它松而不焦,香而不膩,保留了最純淨,最樸素的糧食的韻味,這也是其能逾越百年的資本。

“我們一直會秉著‘再過一百年,還是純天然’的製作理念,把會寧石磨炒麵一直傳承下去。”李遵義認真地說道。

(來源:奔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