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劉禪投降後寫3字,司馬昭:別動他!群臣不解,司馬昭:倒過來唸

在世人的印象中,劉禪的形象應當是肥胖,呆呆傻傻。好色中透著一些猥瑣,對於政務一竅不通,整日只知玩樂的無能君主。在三國演義中他更是蠢得不能再蠢的形象,跟諸葛亮簡直就是一個對比,看得人直生氣,納悶為什麼諸葛亮不自己出去單幹,而是要繼續輔佐這個昏君?但,劉禪真就如世人所想,真就如三國演義所言?

其實這並不好說,首先,三國演義自身的水分太多,演義也不能當做正史看待。相反,他更有些像大智若愚的人物,這點從他投降後的幾件事可以看出來。先來看看劉禪的生平,孩童時期他出生在一個亂世,尚在襁褓之中便被逃跑的父親丟棄。還好趙雲冒死返回,帶著他跟母親追上劉備,後又差點被繼母孫夫人給帶走。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劉禪也隨之成為皇太子。此時的劉禪十四歲,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劉禪有治國能力,劉備讓諸葛亮親自抄寫《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給他學習。同時還請來伊籍教他學習左傳,這位伊籍雖不是大才,但蜀漢所用的律法大多出自他跟其他四個人的之手。不僅學文,還得學武,《寰宇記》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這樣的培養,即使不是特別優異的文武全才,也不會查到那裡去。劉禪稱帝后,確實大多事物是丞相諸葛亮輔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去世,景耀六年(263年)蜀漢才投降的。這期間足足有近三十年的時間是他獨自理政,從接待夏侯霸一事上可看出,劉禪並非只知享受。而投降,何嘗不是為了百姓,作為國君,他是最明白國家情況的人。

相較之下,投降反而能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這點似乎在許多君主身上都有體現。比如說後來崇禎自縊時,也曾特意留下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話語。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洛陽,然而,司馬昭此人生性多疑,時不時的懷疑劉禪一下。某次不就特意命人演奏蜀中樂曲來試探,或許有人會說劉禪傻,因此才樂不思蜀。可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他又能如何?

復國無望,此時倘若說想念,搞不好跟後來的李煜一個落得個被毒殺的下場。雖是如此,懷疑並沒有就此停止,一直到劉禪寫了三個字,做成牌匾。劉禪寫的三個字是中山寨,司馬昭聽說才算是徹底放心下,讓監視的人撤走。底下的人都有些不明白,司馬昭便說,倒過來看就知道了。原來倒過來唸便是在山中,意思是劉禪完全沒有爭權的心思,他只想隱居。

而劉禪後來被封為安樂縣公,平安的度過了餘生,一直到泰始七年(271年)去世。去世的時候劉禪六十五歲,他還留下了七個兒子,除去長子死於鍾會叛亂。五子在投降當日自盡外,其餘大多隨著劉禪投降了,不過也沒個好結果,永嘉之亂時只有一個劉琮活了下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